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还不健全”的整改情况报告

  • 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2025-11-11 10:28

根据《曲靖市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省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定期调度及验收销号有关工作的通知》(曲环督办字〔2024〕45号)、《中共宣威市委办公室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投诉举报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宣办字〔2024〕9号)等要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69—29—2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还不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不明显问题已按整改方案要求全面完成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基本情况

督察报告指出:全市1563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有596个,治理率仅为38.13%,离当前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要求还有差距。

二、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

(一)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曲靖市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系统谋划2023—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路及目标,完成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市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制定自然村治理“一村一策”,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化、设施化、资源化等治理模式,采取集中铺设管网处理一批、依山就势资源化利用一批、“小三格”处理后利用一批等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2.完成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印发,将目标任务具体化、清单化,明确时序进度,提出具体措施,合力推进攻坚行动;3.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以奖代补”试点,争取省级“以奖代补”资金;积极申报中央、省级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项目,有效破解农村“两污”治理资金难题。

(二)整改时限。2025年11月30日前。

三、整改落实情况

(一)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宣威市认真落实《曲靖市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先后制定并印发《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宣威市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宣威市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按时序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确保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

主要采用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工艺以大三格+小三格及氧化塘等处理设施为主,其他处理设施为辅,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排放。同时经过多轮人居环境提升考核,宣威市基本消除了农村黑臭水体,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持续推进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云南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云污防字〔2023〕56号)要求,2023年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为16个行政村,治理率达48%;2024年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为完成15个行政村,治理率达52.29%,2025年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为完成15个行政村,治理率达56.57%。

2023年12月8日,宣威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截至2025年10月,宣威市350个行政村3974个自然村,已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政村243个,行政村治理率69.43%;完成污水治理(管控)自然村2336个,已完成了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完成“两污”治理任务,2023年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325万元,曲靖市奖补资金500万元,共3825万元,完成城乡结合区域35个自然村、集镇建成区域121个自然村、生态敏感区域30个自然村,共计29个乡镇186个自然村“三区”生活污水治理。2024年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95万元,完成来宾街道虎头社区、宝山镇宝山村、普立乡官寨村、务德镇宏爱村、西泽乡西泽村及新建村51个无管网无设施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

2024年争取到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0万元,完成海岱镇大栗树、复兴街道稻田冲、东山镇火石盆村、西泽乡新村、何家村、热水镇色卡村建设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共计5个乡镇5行政村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到宣威市羊过水水库水源地环境保护资金2300万元,涉及板桥街道石缸村委会的老鸭迤都、石缸村、黑泥沟和崔家湾(4个自然村);落水镇三道村委会的红土、熊家和小冲头(3个自然村),马图村委会的归沙河、横路、马图村、山头启、夕阳(5个自然村);热水镇色卡村委会的清泉村、小黑洞、长麦地和李子洞(4个自然村),共计3个乡镇4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

2025年争取到“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及两污治理项目1730万元。在复兴街道、凤凰街道、板桥街道、龙场镇、东山镇、龙潭镇、田坝镇、文兴乡、宝山镇、倘塘镇、落水镇等13个乡镇(街道)84个自然村实施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项目,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通过以上工作落实,该督察反馈问题已严格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整改措施全面完成整改。2025年10月30日,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宣威分局组织宣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宣威市农业农村局、宣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该问题进行自查自验,验收组认为符合验收要求,同意上报组织验收。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明确工作任务,逐步推进治理。按照曲靖市农村“两污”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强化调度督促,完成宣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巩固提升。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治理。参考浙江“千万工程”,加强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小三格+大三格简易治理,因地制宜选择纳管入厂、一体化设施、生态氧化塘等治理路径,合理确定收集方式、治理模式及技术工艺,分区、分类、分级推进治理。

(三)加强资金争取,项目助推治理。抓实项目包装储备,从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等方向努力,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积极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省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债券申报范围,依法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

(四)完善运维保障,建管并重治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治理设施建设、收费、运行管护机制,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提升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