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省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交办问题(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缓慢(69-41))整改情况的报告

  • 宣威市自然资源局
  • 2025-10-30 17:12

曲靖市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的决策部署,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宣办发〔2024〕9号),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坚持问题导向,快速推进问题整改。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缓慢(69-41)已按整改方案明确的整改措施全面完成整改,宣威市于2025年10月24日组织完成了自查自验,现将该督察反馈交办问题的整改验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反馈问题基本情况

问题描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缓慢(69-41)。督察报告指出:曲靖市纳入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图斑总数2615个,占损面积3660.58公顷,截至督察,仍有1797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2760公顷未得到修复治理,2025年年底完成督察整改任务难度大。

为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宣威市根据省、市整改要求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配合单位、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层层压实整改责任,扎实有序推进整改措施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直牵头单位和乡镇(街道)各级责任单位先后多次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协调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该问题已完成整改并组织开展了自查自验。

二、问题整改措施

(一)严格按照《曲靖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曲靖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持续采取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转型利用等措施,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24年11月底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修复面积不少于总修复面积的60%,2025年11月底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修复面积不少于总修复面积的80%,未治理数量大幅减少,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推动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与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有机结合,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加强政策与项目资金整合与合理利用,形成合力,切实推动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加强与社会投资人市交投集团(市公路资源公司)衔接合作,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修复的统筹协调机制,顺利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

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严格按照《曲靖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曲靖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持续采取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转型利用等措施,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截至目前,通过采取自然修复、辅助再生、工程治理、转型利用等方式,全市累计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图斑修复670个,面积906.35公顷,面积比例达93.7%,全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取得较大进展,未治理矿山数量大幅减少。

(二)多措并举,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与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有机结合,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加强政策与项目资金整合与合理利用,形成合力,切实推动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民间投入等方式投入资金约5000余万元,确保修复资金有保障,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与社会投资人市交投集团(市公路资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资源公司投入资金600余万元修复25个图斑26.91公顷。

三、验收情况及结论

经核实,符合验收要求,同意上报组织验收。

宣威市自然资源局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