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系着发展大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将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聚焦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与困难群众住房难题化解,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以务实举措守护群众“安居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动态监测筑防线,农房安全有保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决贯彻“三落实、一巩固”要求,全力攻坚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六类低收入群体住房隐患及抗震不达标问题,严守“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底线,稳步提升农房功能与环境。一是织密动态监测网。依托“全国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及“政府救助平台”,实时掌握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与改造诉求,迅速核实处置市乡村振兴局反馈的住房安全隐患问题。二是政策落地见实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精准摸排需求,将任务细化至乡(镇、街道),明确对象、补助、方式、标准、程序及资金拨付。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农户应改尽改,特殊情况房屋先行监测、适时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困难且有统建意愿者,由属地推荐资质队伍统建。三是改造工程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024户、农房抗震改造7970户。其中,2021年抗震改造5170户;2022年危房改造256户、抗震改造1000户;2023年危房改造488户、抗震改造1800户;2024年完成危房改造280户,历年项目均已竣工验收并入住。2025年计划改造危房478户,其中第一批300户任务已开工298户,预计6月底前全面开工;第二批178户任务计划于6月20日前下达至乡镇,预计12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
二、安居工程惠民生,管理服务双升级
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增加房源供给的同时强化规范管理。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容提速。2022年,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99套,已全部分配入住。2023年,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98套,已全部分配入住。2024年,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68套,截至目前,凤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448套已完成转化并投入运营管理;市七中180套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市六中120套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装饰装修;务德镇120套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2025年,新建杨柳卫生院4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正在施工中。二是公租房管理规范升级。联合民政、房管、公安等部门严格年审,实现承租人资格动态监管,2024年底年审清退不符合条件家庭41户;查处并清退违规转租8户,警告3户。为规范公租房管理,维护小区安全,禁止转租、转借行为,建立公租房管理系统、智慧小区门禁系统,目前已全部启用。三是租赁补贴精准发放。2024年计划发放租赁补贴243户,上级补助资金116.08万元已下达。一季度实际发放251户,金额15.11万元;二季度实际发放252户,金额15.18万元;三季度实际发放237户,金额14.11万元。四季度实际发放226户,金额13.53万元。2025年一季度发放租赁补贴125户,发放金额8.04万元,二季度发放工作正在开展。
三、精准施策保公平,长效监管固根基
坚持问题导向与成效巩固并重,持续推动住房保障体系长效发展。一是工作成效显著夯实民生根基。农房安全方面,通过全域排查与应改尽改,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根本保障,改造后房屋抗震达标,维护加固改造后的房屋使用年限基本可达15年,拆除重建房屋使用年限不少于30年,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建设公租房(含廉租房)21838套,其中政府统建9282套(分配入住8769套),政企、政校、政院共建12556套,住房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二是制度完善与监管强化同步推进。针对公租房转租顽疾等问题,制定并印发《宣威市公共租赁住房清查清退制度》,拟定《宣威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制度》,严控转租转借行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低收入群体住房动态监测与隐患排除,确保应纳尽纳、应改尽改,重点完善保障房准入退出机制,严明标准程序,加强动态监管,坚决做到“应保尽保”,筑牢制度公平底线。(撰稿: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