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宣威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关于《关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号办理情况的复函

  • 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宣工信函〔2024〕3号
  • 2025-03-12 10:56

陈秋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号),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一)案由

当前,民营企业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是美好生活产品的主要创造者,是自主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民营企业呈现出市场嗅觉灵、反应速度快、创新动力强、激励机制活等特点,从过去依靠生产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敢于涉足新领域、采用新技术、开发新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创造新模式,走自主创新道路,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长青的法宝。

近年来,全国65%的发明专利,75%的技术创新,85%的新产品都来自民营企业。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全国科学技术支出10023亿元,同比增长3.8%,有力地保障了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资金需求。2022年云南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达34亿元,较上年增长30.4%。但这些经费投入主要投向了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投向民营企业的经费占比不足30%。

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财政支持不足、金融支持乏力、产学研合作难度大、中介收费多而乱、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等问题。民营企业搞技术创新,由于研发周期、回报周期长,一不小心容易造成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无法坚持下去,陷入一夜之间轰然倒下、半途而废的局面。

(二)提案者对本案的实施建议:

一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在民营企业科技经费中的占比。

二是要优化政策机制,鼓励银行主动服务民营中小企业,在贷款上不必非要硬性抵押,可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比如通过企业的银行流水、票据、合同、信誉、专利评估、股权质押等方式,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贷款融资。

三是要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大与民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让科技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进行技术攻关,承担科技项目,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缩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周期。

四是对涉企中介收费事项制订政府指导价,并适时调整。如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评价、消防评审、质量体系认证、产品标准制定、财务审计等。既保证中介机构有一定的合理利润,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民营企业在创新路上营造良好环境。因为营商环境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五是要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激励机制,以利于引进科技、管理等高端人才。要避免出现引入体制内的可以享受相关人才计划待遇,而同等人才到民营企业工作就享受不了相关待遇的情况。建议建立全国性的人才信息平台,为高校、社会、企业提供所需人才的登记、咨询、指导等服务,缓解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局面。

六是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家保护机制,对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冒险家”们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激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与活力,为我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二、市财政局、市发改局等单位协办意见

为提高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提案办理答复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切实将委员提出的好想法、好建议落到实处,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征求了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发改局、人行宣威支行等部门的办理意见,并召开集体面商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及措施。各协办单位根据提案的案由及实施建议,结合单位职能职责,提出了协办意见,并按照要求将协办意见复函市工信局,同时面商会上各协办单位也就提案实施建议进行了现场发言。

三、办理情况

《关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内容涉及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投入、鼓励银行主动服务中小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大人才支持、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家保护机制等方面,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宣威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明确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工作措施,现将宣威市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

引导辖区内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围绕“量增、面扩、价降、提质”总目标,持续健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着力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和实效。依托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培育板”功能,发挥专业团队作用,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挂牌服务、直接融资服务、专场融资对接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民营中小企业上市或到“新三板”、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

(二)进一步优化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依托云南省惠企政策申报系统,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做到涉企政策“一网通查”。通过大数据技术,汇聚各部门惠企政策信息和市场主体数据,推进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服务、精准落实。二是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服务企业“三项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涉企检查,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严格落实《云南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和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企业联络员制度》,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三)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按照“创新驱动、质效优先、分类施策、分层推进”的原则,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及曲靖市大力实施“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的部署,推动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全市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发展质量;三是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帮助市场主体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做强品牌,提升品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内生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鼓励民营企业实施人才引培计划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曲靖市“珠源百人计划”“珠源英才育才计划”等,全职或柔性引进一批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高层次产业人才、青年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创业人才以及顶尖团队、创新团队;二是按照《宣威市“宣威英才育才计划”实施办法》,加强人才培训管理,开展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培训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归并、提升现有人才培养政策,加大本地人才培育力度,着力构建完善的宣威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应用等方面人才。发挥民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传帮带”,培育工匠人才和技能人才。

(五)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持续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围绕行业协会商会是否利用行政委托事项或其他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强制企业入会收取会费。违反相关规定自定收费项目和会费标准,超范围收费。强制会员单位参加会议、培训、考察或评比等活动变相收费。整顿行业协会商会只收费不服务或服务少收费多,给企业加重负担。督促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服务机构在法规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规范会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严查中介机构违规乱收费行为。

(六)实施民营企业权益保护行动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规,加大民营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依托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权服务平台,及时处理民营企业维权诉求,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二是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建立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排查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防止发生新的欠款、杜绝隐形欠款。健全完善通报、督查、约谈制度,强化追责问责,着力提高化解率。

宣威市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主动服务企业方面需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宣威市工信局将围绕“1个工程”“2个计划”“9个助企活动”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宣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感谢你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市工信局副局长 刘亚13769740679

宣威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

2024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