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经济运行】2025年一季度宣威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 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2025-05-09 09:32

一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开局良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7.1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同比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27.75亿元,同比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72.36亿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6.6:25.9:67.5。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8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农业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7.1%;林业产值0.27亿元,同比增长8.1%;畜牧业产值18.91亿元,同比下降1.8%;渔业产值0.1亿元,同比增长79.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6亿元,同比增长4.6%。

特色作物增势良好。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07万亩,同比增长0.62%;产量11.78万吨,同比增长3.05%。水果产量0.03万吨,同比增长5.31%。花卉产量592万枝,同比增长44.4%。

二、工业生产小幅下降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降幅比1-2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比2024年全年收窄9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

从主要行业看,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占比23.88%,同比增长12.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1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占比32.96%,同比下降0.6%,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1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17.33%,同比下降29.7%,下拉规模以上工业6.7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11.44%,同比下降6.0%,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6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3.32%,同比下降0.6%,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0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2.71%,同比下降5.1%,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1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2.32%,同比下降35.6%,下拉规模以上工业1.18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占比1.40%,同比下降41.9%,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93个百分点。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138.95万吨,同比增长14.01% ;洗精煤产量32.6万吨,同比增长5.81%;黄磷产量2.19万吨,同比增长25.14%;发电量14.42亿度,同比下降1.7%;锌产量6.3万吨,同比下降2.33%;粗钢产量28.63万吨,同比下降3.93%;钢材产量25.95万吨,同比下降8.37%;水泥产量29.78万吨,同比下降7.29%;化肥折纯产量8.56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电力供应快速回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4.4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比1—2月份回升18.67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量9.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1%;水力发电量0.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62%;风力发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7%;太阳能发电0.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93%。清洁电力占比33.01%。

一季度,宣威市全社会用电量12.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其中工业用电8.5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6.3%。

四、固定资产投资扭负为正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扭负为正。从1-2月份同比下降16.04%扭正为同比增长0.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6.2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0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44%。

在库项目137个,同比下降40.95%;本年新开工项目70个,同比下降10.26%;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7.52亿元,同比下降20.76%。

全市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8.1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8.88%;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38.9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01%。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0.0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7.33%,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9.51%;能源投资同比下降2.87%。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9.0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6.86%;政府投资同比增长97.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2.71%;国企投资同比下降91.4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0.94%。

从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4.71%,占总投资的2.0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66%。

五、规模以上服务业快速增长

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515.6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4%。

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7.2%、38.1%、44.5%。

传统服务业释放新活力。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1.9%、35.8%、38.2%。

六、市场消费保持平稳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8亿元,同比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0%;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8%;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4%。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4.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9.87%;汽车类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7.16%。

七、财政收支总体稳定

一季度,完成财政总收入8.15亿元,同比下降44.5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总支出26.49亿元,同比增长18.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1亿元,同比增长14.5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4亿元,同比增长92.15%;教育支出6.3亿元,同比下降0.38%。

八、金融存贷款余额保持增长

3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0.83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5.11亿元,同比增长9.3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8.02亿元,同比增长8.6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8.33亿元,同比增长31.33%;短期贷款余额74.67亿元,同比下降6.52%。

九、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1.3%,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的情况看,呈现“七涨一降”的态势,分别为:食品烟酒同比上涨1.6%;衣着同比上涨2.8%;居住同比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同比上涨4.0%;医疗保健同比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上涨5.7%;交通和通信同比下降0.4%。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0.1%。

十、居民收支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2元,同比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6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4元,同比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38,比上年同期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共同富裕步伐加快。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67元,同比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9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08元,同比增长6.8%。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仍存在部分行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部分企业面临一定困难等问题,经济稳定向好基础尚不牢固。下一步,全市上下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保障工业生产提质增效、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消费市场稳步回暖,确保全市经济强劲、均衡、匹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