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特色产业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
——记宣威市得禄乡河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黄初平
金秋十月,记者走进宣威市得禄乡河艾村的贫困户家里,只见各家各户门前的场地上晒着一片又一片红彤彤的辣椒。老人和儿子、儿媳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用剪刀剪摘着茎秆上的辣椒,一边有说有笑,憧憬着今后火红的日子。据了解,今年,全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辣椒61亩,总收入达27.4万元,户均增收5800余元。
与贫困群众“攀穷亲”
打开黄初平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随身携带的灰色文件袋,里面装着的是《云南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口袋书、《曲靖市脱贫攻坚政策一本通》干部和群众读本、《曲靖市脱贫攻坚政策精简版》等以及宣威市下发的相关扶贫工作文件。他常说:“只有熟悉和掌握了党的扶贫政策,才能和贫困群众打成一片,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黄初平和贫困户“攀穷亲”
河艾村辖8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有农户695户2516人,有耕地2408亩,人均0.96亩,居住着汉、彝、壮三个民族。经过三次“回头看”和2018年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6户512人,其中未脱贫49户108人。驻村的第二天,为便于了解和掌握各自然村的地理位置、路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分布情况,黄初平在笔记本上模仿村委会的行政村图画了一张地图,并在地图上的各自然村标注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和人数。走访中,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了解49户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部分白天未找到的贫困户,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深入到贫困户家里,与他们促膝谈心,聊家常,多方面掌握他们的各种有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全部贫困户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找出他们致贫的原因,切实做到因人、因户施策,引导他们从思想上由“等、靠、要”向“苦干、实干、巧干”转变,选择他们“愿干善干”的增收项目,甩掉贫困的“帽子”。
黄初平还和其他驻村干部一道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该村实际,与村“三委”共同研究,制作了《得禄乡河艾村委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贫困户脱贫措施路径图》,挂图作战,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扶到位的问题。
在村委会,记者碰到了驻河艾村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美祥。谈到黄初平,他赞不绝口,说不完的心里话:“老黄尽管50多岁了,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责任心强,苦干实干和年轻人没两样。为了驻村帮扶,他把87岁的老母亲和岁半的女儿交给做生意的妻子照料。妻子没办法,只能每月付2000元的工资,找一个小工来看管商店。”
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
“黄大哥对我们太好了!”不管是在河艾村,还是大营、小营村,一提到黄初平,建档立卡贫困户们都会说道这句话。
黄初平与贫困户促膝谈心
河艾村土地肥沃 、气候适宜、光照充足、交通便捷。针对该村经济结构单一的实际,黄初平决定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地理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解决贫困户增收难的问题。他把这一想法在村“三委”会议上提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为解决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种着舒心、放心,黄初平积极协调曲靖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宣威市坤太集团,组织村组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共50余人到坤太集团的花椒、辣椒育苗基地和博隆有机肥厂以及调味品厂参观学习和培训,了解和掌握花椒、辣椒的栽培技术。回到村里,这些村组干部和贫困户自觉地担当起了宣传员和讲解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告诉村民,在全村掀起了种植花椒和辣椒的热潮。
为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的问题,黄初平积极协调宣威市农业农村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发展辣椒种植。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种植1亩辣椒无偿补助600元的辣椒苗和有机肥。同时与坤太集团合作,组建了“嘉应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和指导,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贫困户种植的辣椒,晒干后由坤太集团按保护价每公斤15.5元进行现钱收购,不打一张白条。
黄初平与村干部一道深入贫困户家了解增收情况
来到在贫困户缪应彪家,尝到甜头的他一边算账,一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我家才种植4亩辣椒,收入就达1.42万元,按全家3口人计算,人均收入4700多元。比种洋芋、包谷划算多了。明年我打算再增加3至4亩,再利用退耕还林种上9亩雪梨和红心猕猴桃,3至5年后,哪日子就好过了。”
阳春三月,河艾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喜讯一时间传到相邻的大营、小营两个村委会,村“三委”、驻村工作队员和那里的贫困群众迫切要求种植辣椒、花椒来改变贫穷的面貌。于是他们找到黄初平,把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告诉黄初平,请他帮个忙。
为让那里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黄初平又及时与坤太集团沟通,集团董事长黄太坤立即带领技术人员与黄初平一同对两个村的小区气候、土壤等进行全面考察后,决定在大营、小营发展花椒、辣椒种植,并在两个村建起了2个辣椒育苗基地,采取订单收购的办法扶持贫困群众。黄初平还把辣椒种植和补助以及发展模式惠及到两个村的128户贫困户。今年以来,3个村162户贫困户共种植辣椒346亩、花椒519亩,其中河艾村种植辣椒61亩、花椒150亩。仅辣椒一项,河艾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5800余元。
黄初平走访贫困户
之后,黄初平又通过协调扶贫、林业部门,为河艾村争取补助资金10万元,以退耕还林项目为依托,该村决定明年在大坪子、李家龙潭、盐井等5个自然村连片发展红心猕猴桃、雪梨、软籽石榴优质水果400亩,目前已进行了种植规划。
采访结束时,河艾村的党总支书记缪应宏告诉记者:“老黄到我们这里驻村帮扶,对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支持很大,使我们村的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贫困群众的脱贫有了希望,我很敬佩。明年,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从今年的61亩发展到200亩,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