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宣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培育脱毒红薯种苗的提案》第15号办理情况的复函

  • 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2024-07-26 10:23

林英辉委员:

你提出的《培育脱毒红薯种苗的提案》(第15号),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农业局等有关部门、乡镇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红薯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2022年种植红薯已达1万亩,并且取得良好的收益!估计2023年能快速发展到2万亩,然而,红薯种苗还是靠外调来种植,种苗是产业的命脉,“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所以,发展我市红薯产业必须把培育红薯脱毒种苗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委员建议:发展我市的产业优势,加快红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脱毒优质种薯。

1.成立红薯产业及脱毒红薯苗繁育基地领导小组;

2.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依托宣威市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扩展红薯脱毒种薯培育及优质红薯品种选育业务。

3.利用宣威市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研发的红薯脱毒种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云淀淀粉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红薯种苗智能玻璃催芽室及100亩智能双膜钢架育苗大棚、500亩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红薯从实验室、大田种苗培育、种植示范推广的全产业链;围绕优质品种配套形成红薯高产绿色栽培技术,总结形成红薯乡村产业振兴技术模式,为我市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4.支持红薯产业化与乡村振兴、脱贫巩固相结合,鼓励育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大生产投入,在发展红薯苗培育、推进脱毒薯苗培育等方面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5.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加速形成规模拉动。将红薯作为政府优先发展的重要粮食作物,增加红薯种植面积。

二、协办单位意见

由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单独办理

三、办理情况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脱毒红薯种苗的提案》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宣威市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视和关注,该提案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宣威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牵头领导和办理部门专项办理。经认真研究,结合建议内容和部门职能职责,具体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红薯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的答复:近年来,宣威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示范、农户参与”的原则,将以马铃薯为主、红薯为辅的薯类产业列入全市第二大粮食产业。宣威市农业农村局正在积极谋划成立红薯产业及脱毒红薯苗繁育基地领导小组,对脱毒红薯苗繁育基地,淀粉薯、商品薯兼用或专用红薯苗生产基地科学布局。并利用救灾资金等项目资源,在板桥、务德、东山、来宾、西泽、龙场等地开展了红薯栽培示范1万亩以上,与大户、村级合作社联合实行规模连片种植,最小连片面积不低于30亩,带动全市发展红薯种植基地1万亩以上,往后,宣威将进一步加大高产、高淀粉红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以菜用红薯和淀粉型红薯为主的红薯品种,提高红薯种植效益,挖掘红薯产业效能。

(二)关于加大红薯产业扶持力度的答复:

一是与云淀淀粉有限公司沟通协调,促成了云淀淀粉有限公司建成了脱毒组培室,每年可培育百万株脱毒苗,并提供产业支持200万元,用于100亩育苗大棚建设。在务德新华村建设占地100亩的红薯育苗基地,可繁育红薯苗1.2亿株,实行订单收购红薯,实现产销衔接,锻造了一个新型产业,促进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下年将以示范基地为载体,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上下协作,努力将红薯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型产业加以培养。

二是利用产业扶贫资金、救灾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资金资源,配套完善了红薯基地基础设施,给予了种苗、地膜等生产资料补助,提升了种植效益,今年在务德、海岱、倘塘、来宾等区域建成了适宜红薯种植的高标准农田,在热水、落水、板桥、海岱、倘塘、来宾、务德等适宜红薯种植的乡镇推广红薯种苗718.87万株以上与大户、村级合作社联合实行规模连片种植,最小连片面积不低于30亩,建设规模以上红薯示范样板基地1万亩,同时按照相关项目政策条件,对获得国家、省、曲靖市龙头企业或“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以及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的,除上级给予的表彰奖励外,市本级还应给予必要的奖励;此外,对新产品研发、组织参加省内外高规格展销活动,宣传推介效果显著的“宣字牌”红薯品牌,也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物质鼓励,今后,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宣威市将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持续推进红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感谢你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李红杉,18314528050)

宣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