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宝等43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民营企业数字经济转型建设的提案》(第9号),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一)案由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民营企业是商业创新的重要主体、民间投资的重要来源、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和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
结合我市实际,在农业数字化经济、智能化决策、网络化营销、火腿产业数字化发展等方面是实现宣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民营企业数字化经济的必要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等多重压力冲击;另一方面,数据要素作为新兴要素重构了传统要素组合模式,传统企业需要超越自身原有资源能力边界,才能应对生存竞争,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获得发展空间。
据调查了解,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始或零初始阶段,政府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宣传引导和政策配套有待加强,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不足,人才缺乏、资金紧缺、数字化工具不配套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障碍。目前,仅有少部分企业启动了数字化办公(企业微信、钉钉、视频会议)、数字化营销(淘宝、抖音、微商等),但主要的数字化工具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仍然是重大短板。政府与企业合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时期我市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提案者对本案的实施建议
1、建议加强我市民营企业数字经济转型建设人才培养。
2、建议加强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对民企数字经济建设的支持。
3、建议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建设数字中心。
4、建议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间加强数字化协同。
5、建议激励数字技术工具的联合开发、平台集成与市场供给。
6、建议完善数字经济转型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体系。
二、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为抢抓“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宣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宣威市工信局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工作,不断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能力。一是成立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推动全市的数字经济工作,努力实现资源及信息共享,解决推进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市直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相关职责和落实政策情况,确保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合力。二是成立宣威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宣威市数字经济局”,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体制及对应关系,全面统筹大数据建设、数字经济、信息化发展、大数据安全保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为宣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化、数字化保障。
(二)坚持适度超前,不断增强网络建设服务能力。一是开展电信普遍服务,持续增加4G网络和光纤宽带覆盖广度和深度,逐步推动5G和千兆光网覆盖延伸。二是加快骨干网、接入网及城域网建设,不断提升互联网城际出口带宽,全面增强网络通信服务能力。三是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和应用,构建支撑互联网业务发展的新型网络。加速窄带物联网建设,增强接入支撑能力,提升物联网感知设施综合利用水平。四是继续实施网络“提速降费”,降低企业用网成本,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大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化”改造力度。组织企业开展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等试点,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加大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加大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及贯彻力度,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中博塑料、炫辉太阳能公司获得“两化融合”贯标证书。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社会效应广泛的信息化企业,形成重要领域信息化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集群。目前,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上云用云69户。
(四)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大招商”工作机制要求,紧紧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教育、电商物流等数字经济板块进行部署,力争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信息化项目。
三、存在的困难
目前,在我市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从企业层面看,普遍存在企业资金不足、人才缺乏、资源缺乏等问题;从政府层面看,“两化融合”深度、广度不够,政府投入引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社会层面看,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水平还不高,信息化应用还不充分,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还薄弱,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不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
根据您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实际,以曲靖市申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优化资源供给,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企业大数据开发运用。发挥数字经济局职能,引进技术实力强、市场反应好的数字化服务商,在产融对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物流、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分行业分区域组织线上线下对接活动。将民营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推广应用集中采购、资源融合、共享生产、协同物流、新零售等解决方案,以及线上采购与销售、线下最优库存与无人配送、智慧物流相结合的供应链体系与分销网络。
(二)推动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互联网+制造”转型,积极构建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力争到2025年打造1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个以上示范性智能制造项目。
(三)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宣威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园区通讯网络、数字化终端、数字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园区指挥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建共享。支持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培育和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入驻,实现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提高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宣威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便企服务“一网通办”,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互联互通,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培育和引进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服务商,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感谢您对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信息产业股 王支令,15887087290)
宣威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
202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