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社法委及沈娅丽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用法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提案》(第 4号),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一个地区的企业发展得怎么样,营商环境是关键,营商环境怎么样,法治环境是关键。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因为只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才能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当下构建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已迫在眉睫。除了法治环境的打造,营商过程中也还存在其他制约因素,比如:企业面临通水电及天然气的制约因素、一些园区周围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企业未批先建面临巨额罚款、市场主体培育增长任务过重等。
二、协办单位意见。
该提案由宣威市发改局单独办理。
三、办理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曲靖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和国内营商环境先进地区,立足发展实际,统筹运用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多种手段,全面布局、层层推进,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切实增强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印发了《宣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通过六项任务,40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二)强化法治思维,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氛围。把学习宣传贯彻《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纳入年度营商环境考核内容,全面压实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升广大领导干部优化营商环境意识,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能力,促进《条例》各项规定与工作实践有机衔接。
(三)优化政务服务,打造了高效便捷政务环境。梳理发布更加简明易懂实用的办事指南和网上办事操作说明,推动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看就能懂、一点就办”。依照《宣威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2022 年)》,全面清理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深入落实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理顺投资项目代办、企业联络员和涉企检查报审机制,建立健全高效、规范、优质的投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
(四)严格依法行政,有效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平竞争审查为法定程序的依法决策机制,着力提升科学决策能力。通过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最大程度减少了违法执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严格遵循比例原则,既确保了执法目的达成,又避免了给企业生产造成过多干扰。
(五)放宽市场准入,构建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按照国家、按省级有关部门安排,进一步完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长效排查机制,持续开展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清理破除工作。出台《宣威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清除隐性壁垒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零容忍”的态度,切实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得到有效清理和纠正。
(六)加强政企沟通,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市场主体、发布问卷调查等方式,认真听取、梳理市场主体反馈的困难问题和诉求,积极解答市场主体提出的问题,增强企业长期发展信心。出台《宣威市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工作方案》,形成了“问题发现—督促整改—线索移交—通报警示”工作闭环,构建了“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的政商关系,做到了“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有责、清而有为”。
感谢你们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宣威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 年 9 月 27 日
(联系人及电话:体改法规股浦绍帅,716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