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宣威市高位推动质量强市战略,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未出现系统性质量问题和区域性质量问题。
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宣威市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分别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农产品检测、重点工业产品抽样4177、9279、210批次。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年内新办监督注册手续项目47个,监督竣工验收项目32个,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全市房建和市政项目全年未发生质量事故。
质量基础不断夯实。2023年上报修订“宣威火腿”国家标准1项,指导2家企业上报5项地方标准(其中2项标准已立项);全力解决企业质量难题和诉求,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活动,年内累计服务企业60家,打造质量提升示范点2家,完成3家企业的宣威市质量提升示范点以及 6家企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联络站的授牌工作。全面推动省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有云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完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6家、“宣威火腿”地理标志证明使用企业13家。
质量宣贯深入人心。坚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质量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关键时间节点,精心策划和举办质量主题宣传活动,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今年累计开展质量宣传活动97场(次),制作(悬挂、播放)质量月宣传标语(公益广告)1800条次,发放宣传资料9100份,参与企业200家,参与一线员工2600人,受众1.2万余人。
质量监管效能更加优化。各职能部门围绕“放管服”改革,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一方面,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为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2023年,全市围绕“双打”工作,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开展各类质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累计受理产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投诉举报和信访案件1200余起。另一方面,着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积极服务好监管对象,全力营造公平、公正、亲商、安商的市场竞争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宣威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件,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6690件。2023年新申请注册商标685件,授权专利138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10家企业1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3个产品获批特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