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曲靖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规定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6个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若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可通过电话咨询(联系电话:0874—7162766)。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宣威市始终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持续推进政务阳光透明、扩大政务开放参与,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00条(其中,政策文件信息20条、工作动态信息695条、人事任免信息8条、财政预决算信息507条、行政执法类信息3条、其他信息1087条),发布文件总数23个(其中,规范性文件5个,政府文件12个,其他文件6个),政策文件解读12个,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进行文件解读1条,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力保障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一是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信息公开机制。开设重大事项决策信息专题栏目,对目录所列决策事项主动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健全政府常务会议信息公开常态化机制,准确公开会议决策事项,第一时间解读会议精神。二是及时公开权责清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云南省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动态调整及时公开各级行政机关权责清单,发布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年本)。针对事项各种要素,调整完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实现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性检查清理,集中统一规范发布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三是推动政务服务信息高质量公开。全面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权威性、一站式、便捷化的信息服务。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线上办事指南与线下办件标准一致。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按照受理、审查、处理、答复、归档的程序,把握时间节点、法律审查、行政复议等关键环节,妥善依规处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全年,全市共受理答复依申请公开件6件,其中,予以公开6件,不予公开0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为100%。
(三)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情况。加强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政府采购、稳岗就业、养老服务、征地信息、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社会公益事业、乡村振兴、应急管理、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常态管理,扎实开展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着眼提升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对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升级,成功完成政府门户网站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改造,网站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防篡改能力进一步加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清理“两微一端”僵尸政务新媒体20余个,共纳入全国政务新媒体报送系统的政务新媒体10个。其中,微信公众号6个,新浪微博3个,今日头条1个。
(五)强化监督保障。一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省政府、曲靖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检查督促力度,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依据国家、省、曲靖市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印发《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与政务新媒体建设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宣政办发〔2022〕105号),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细化,采取日常检查、重点抽查相结合、定期通报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对标对表国家、省和曲靖市的标准和要求,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个别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划转到位,没有专门科(股)室承担具体工作,工作人员不固定、多数属于兼职。二是人员流动变化大,培训力度不够,造成部分人员业务能力较弱,落实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不及时、不到位。三是下基层调研、检查和指导工作不多,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与政务服务工作紧密结合效果不明显。
下一步,宣威市将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政策文件规范性、个性化解读,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大日常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通过检查指导、培训帮带、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切实提升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结合宣威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对标对表落实,努力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2年度,全市未收取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