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宣威市第六届人民政府召开第121次常务会议。

宣威市委副书记、市长许韶发主持会议。普靖、王瑞欣、吕世宏、冯全明、邓廷昆、周东暄、殷上珺等常务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陶志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勇、市政协副主席刘国文列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相关议题。

会议研究了《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审定<宣威市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的请示》《关于申请<宣威市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范围问题整改方案>的请示》研究了《宣威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变更宣威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五个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人员的请示》《关于审定<宣威市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及自然资源工作、住建工作,研究了《关于宣威市2012年度第一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建设街西段南侧区块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标准的请示》《关于审定<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的请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交办宣威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关于审议<宣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评先评优活动方案>的请示》,听取了宣威市城乡供水保障情况报告、牛栏江(宣威段)重点水域禁渔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关于能源工作的汇报等议题。
会议指出,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狠抓落实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为突破,以实施稳增长、构产业、固脱贫、保安全、建生态、强基础等工作为重点,围绕目标和履职尽责抓落实,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是维护社会公平,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高度统一思想,对省、曲靖市反馈、指出的问题要立行立改,限期整改,进一步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工作步骤,时间要求有序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会议要求,城乡供水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节水意识;要加快在建抗旱应急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质按时建成投入使用;要科学调度供水,采取错峰、错时、定量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供水;重点水源地要主动谋划,科学提出水源地保护方案;要保障好上级下达应急抗旱调度资金。
会议强调,自去年长江“禁渔令”发布以来,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工作,宣传广泛、措施有力,取得初步成效。10年“禁渔令”是一项长期复杂工作,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科学有效措施,常态化开展工作;要强化联合执法监管,形成合力,确保成果得到巩固不反弹;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传统和现代的宣传手段,做到入脑入心,营造良好氛围;要从源头治理,又要从市场流通环节加强执法检查,长治长效抓好禁渔工作。
殡葬改革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全市殡葬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逝有所安”基本需求。在公墓建设过程中,要主动服务,及时对接,上下联动,及时研究;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及时知晓,确保在6月底前积极稳妥完成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过程中陈规陋习的整治和引导。
会议指出,“十三五”以来,宣威市在能源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太阳能、风电为主的新能源有了突破,“气化宣威”走出了步伐,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初见成效。下步工作中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等关系,推进“气化宣威”建设。
要高度重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交办宣威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高位推动问题整改,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保证情况核实和信息报送质量,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强化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大畜禽养殖管理,强化非煤矿山的大排查大整治力度,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全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取得新成效。
文/图 丁剑肖